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显示产业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从第一条5.5代TFT-LCD生产线在北京开工到如今占据全球市场巨大份额,中国的大尺寸液晶显示(LCD)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根据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尺寸LCD显示面板的产能已占到全球的80%以上,出货量占约70%。在85英寸、98英寸以及100英寸以上等超大尺寸面板市场中,中国更是拥有话语权。
液晶显示技术的演变历程犹如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中国科学院院士马於光回忆起液晶显示的诞生:“最初科学家们在植物中发现了一种材料,它在光的照射下展现出绚丽的色彩。这种材料的光学特性为液晶显示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技术的进步,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们可以在微小的区域内精确控制电场,进而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产品不断向更大、更薄的方向演变。TCL华星CEO赵军指出,“现在的生产技术已让我们能以更高精度在玻璃基板上加工几百万个晶体管,这一过程的精细化就像在打高尔夫,目标却是跨越数十公里的距离。”例如,生产115英寸电视所需的11代生产线使用的玻璃基板面积接近9平方米,厚度也从0.7毫米减薄到0.4毫米,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的半导体显示行业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了技术提升,还与企业的战略布局密不可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郝亚斌直言,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许多企业从简单的加工贸易逐步转型,进攻上游,力求在高的附加价值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2009年,中国彩电行业面临着十字路口,是继续跟随外部市场,还是自主掌控未来。”这一决策在后来证明是正确的,中国显示技术逐渐居于全球领导地位。
如今,液晶显示还是主流技术。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谈及未来时表示:“尽管行业内有观点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将会取代液晶显示,但依照我们的判断,目前在大屏幕显示方面还没有技术能全面替代LCD。未来,LCD产品将借助MiniLED和量子点技术等创新,进一步延长其生命周期。”这表明,虽然技术在慢慢的提升,LCD在大屏幕显示领域仍将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在全球市场,中国的液晶显示屏已不仅仅以数量取胜,更在品质和形象上逐渐被国际消费者所认可。Omdia显示产业研究总经理谢勤益指出,“当今中国半导体显示的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头羊,面板作为消费电子的‘脸’,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中国制造在品质上的殊荣。”
展望未来,液晶显示技术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的潜在能力。随技术慢慢的提升,中国的显示产业有望继续引领全球市场。同时,伴随着AI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液晶显示的智能化和互动性能将逐步提升,带来更优质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这不仅为普通消费者创造了更丰富的使用场景,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当今数字化的经济的时代,我们该认清科技发展的方向,积极 embracing 新兴技术,尤其是AI在所有的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简单AI等AI工具的普及及应用,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让我们在新的智能新时代充满信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综上所述,中国显示产业在经过20年的风云变幻后,已经站上了全球的舞台。面向未来,我们应关注技术的进步,警惕潜在的行业风险,努力引导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智能化的方向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