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供应链就像是个无形的巨人,谁能进入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实力的象征,但这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与风险?曾经的屏幕巨头JDI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它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行业的竞争是多么残酷,今天的王者可能明天就会被无情抛弃。想知道JDI为何会沦落到这样的境地?继续往下看!
进入苹果的供应链对公司来说是实力的象征,能够拿到苹果的订单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技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可是这种荣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一旦你的技术跟不上,随时都可能会被苹果踢出供应链,失去这个订单对公司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这几年我们正真看到的例子不在少数,曾经位于全地球手机屏幕供应顶端的JDI就沦落到了今天的境地。JDI曾经是苹果iPhone最大的LCD屏供应厂,从2012年成立以来便一直在为苹果提供屏幕面板,彼时苹果的订单几乎占据了JDI整个公司的60%以上。
当时JDI被外界誉为全地球手机、电脑LCD屏的供应冠军,可惜这个冠军坐得并不稳当,因为苹果每年发布的新机型都在悄然改变着屏幕行业的格局。
从iPhone X开始,苹果便彻底放弃了LCD屏,转向了OLED屏,三星、LG、京东方等企业迅速进入了苹果的供应链,而JDI却逐渐消失在了苹果的订单中。
按照行业规则,苹果每年会提前将新机型的屏幕订单分配给各大供应商,前期估计数量会相对保守,等销量稳定之后会重新评估订单。可JDI已连续10个财年出现净亏损,彻底被苹果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苹果对于屏幕的选择向来是果断而决绝的,iPhone X之前使用的还是JDI的LCD屏,但iPhone X却使用了三星提供的OLED屏,之前传闻的“苹果与三星关系紧张”完全是外界的误读,事实上两家合作得非常愉快。
iPhone系列手机换用OLED屏对消费的人来说并不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并没有体验过真正的OLED屏,而LCD屏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用户已经习惯了,也就没有太多 complaints。
但是对行业内的人士来说,这一变化意义重大,他们了解苹果此举基本上宣告了LCD时代的结束,三星、LG当然乐得开花,他们早就盯上了苹果这个客户,只要能够稳定供货,赚多少钱都不在话下。
而JDI呢,即便它曾经为苹果贡献了60%的订单,但在技术和产品上跟不上的时候,这些历史都不可能会成为它继续向前发展的助力,反而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无奈之下,JDI只能四处寻求帮助,它曾经辉煌到可以与日立、东芝、索尼这样的巨头单独成立公司,如今却不得不向这些老东家低头,希望可以获得一些资金支持。
可惜这些巨头已经对JDI失去了信心,即便它曾经是全球第一屏幕供应厂,但眼下看来连生存都成问题,谁还敢往里投钱?
最终JDI决定自救,它开始出售旗下所有资产,希望可以通过变现来缓解眼前的资金危机。之前它已经关闭了多家面板生产工厂,此刻唯一剩下的一家也即将关停。根据外媒的报道,JDI已经决定出售其位于福岛县的面板厂,该工厂是JDI最初设立6家生产基地时所建立的一处。
面板厂的出售进展并不顺利,因为整个面板行业都已经不景气,即便是曾经的龙头老大,如今也特别难找到愿意接盘的买家。面板厂里面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于普通电子厂来说没有过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们生产的是过时的LCD面板。
即便整条生产线全部搬回去,也未必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派上用场,这种设备就像一台闲置多年的机器,一旦停用,它重新转动起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终JDI可能只能以贱卖的方式处理这些资产,以尽快回笼资金。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该工厂原本估计能卖到200亿日元,但最终可能只有50亿日元左右,这对一个已经连续亏损十年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全球手机产业链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所有厂商都希望可以进入苹果的供应链,因为这代表着稳定和盈利,即便别的客户那边出现了问题,但只要能拿到苹果的订单,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即便是华为这样的巨头,也在不遗余力地向苹果学习,希望可以分一杯羹。可是苹果对待供应商向来都是冷酷无情,它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将你踢出门外,也不会因为你曾经为它服务过而多给你一些照顾。
这就是商业的现实,在这样的领域里,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的技术跟不上,即便你曾经为它提供过很多年的服务,也照样会被替换下来。
JDI的崛起与陨落,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行业,实力和创新才是立足之本。我们也许不能改变这个残酷的现实,但可以从中吸取这次的教训。你怎么样看待苹果的供应链规则和JDI的命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个赞支持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